时间:2023-06-02 22:49:45 | 浏览:89
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,其中苗族人口171万人,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%,侗族134.2万人,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.8%,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。黔东南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,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,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保存比较完整,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,各民族原生的文化种类繁多,精彩纷呈,尤以苗族和侗族丰富多彩的原生民族文化令人自豪和骄傲。
黔东南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誉为“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最后家园”,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"返扑归真,回归自然"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,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(亚洲有两个,另一个是中国西藏)。同时还有"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博物馆"、"人类保存的最古老的歌谣"、"六大摄影天堂"之一等众多美誉。
鉴于以上原因,黔东南一直诱惑了我很多年,让我早就许下了自驾游的心愿,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机会,直到今冬终于圆梦!于是,我把第一站选择了镇远古城。
镇远地处湘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,是贵州唯一有江南水乡韵味的古城,也是黔东南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,从秦定巫建镡城县算起,已有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。
镇远自古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陆要冲,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安南、缅甸、暹罗、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来的捷径和必经之地,故有“南方丝绸之路”要津之美称。
镇远古城,位于舞阳河畔,四周皆山。河水蜿蜒,以"S"形穿城而过,北岸为旧府城,南岸为旧卫城,远观颇似太极图。
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,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。城内外古建筑、传统民居、历史码头数量颇多。
镇远历史悠久,自秦昭王30年(公元前277年)设县开始至今已近2300年历史,其元代清代为道、府所在地达700多年之久。
古城有名胜古迹近200多处。主要历史名胜包括青龙洞,中元婵院,万寿宫,祝圣桥,香炉岩,天后宫,府卫古城洹,吴王洞,四宫殿(东方战神庙),和平村,周达文故居,古城中的寺庙、庵堂、馆祠、亭阁、宫阙、古民居、古巷道、古码头等。
镇远古城是一个完全由名胜古迹集成的"传统文化迷宫"。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1988年8月国务院批准把舞阳河风景区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。2009年荣获"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"称号,并位居第五。
古城街道两旁店铺清一色的灰墙青瓦,翘角飞檐,装修一律古色古香,悬红灯笼,喜气,古朴。
穿过老街,绕身进入古巷,踏上一级级台阶,林立的商铺、红尘的喧嚣,都被抛在身后,消融淹没巷外。
古巷幽长深邃,台阶坚硬清远,屋舍沉寂迷离,迎着细碎的阳光,满满的古朴映入眼帘,尽是斑驳婉约镜头,刹那间,仿佛穿越时光,溯回镇远旧时节。
古巷的屋舍,门大多偏离道路,侧向而开,可谓真正的“邪门歪道”。其实,这是镇远特有的建筑风格。据说,这种人为偏离,是遵从风水说法,大门不与小巷平行或垂直,小巷也决不与大厅正对,而是有意地将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,斜对着街道,即所谓“邪”(斜)道。如此一“歪”一“斜”,以南为尊,既可给主人带来富贵,同时还能财不外漏。
令人叹为观止的是,这些古建筑、古民居,大都保存完好,皆雕花檐角,粉墙黛瓦,精致门窗,细刻石墫。因此,这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文物保护巷,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口,都挂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。
小巷悠悠,古屋沉寂。墙上的飞龙走凤,门窗上镌刻的雕花,古朴清雅。一缕缕阳光透过树叶,折射在古巷的青石板路上,斑驳迷离,沉淀着现代生活的浮躁,把岁月演绎为小巷里的静谧安详。
位于古城中心地段的镇远博物馆,原为邹姓家族祠堂。房子建造的很有特色,三面围墙是高高的封火墙,临街的“大门”建成石牌坊模样。内部布局为两进天井的四合院,分前殿、后殿及两侧厢房。馆内陈列着实物、图片等资料,展示“历史文化名城”镇远的沿革建制和发展,民风民俗及民居撷萃等。
横跨于舞阳河的这座石拱桥,明朝动工修建,完工却在清朝康熙年间,为庆贺康熙皇帝登位,所以此桥命名为“祝圣桥”。
据史料记载,祝圣桥自建成后,就一直成为东南亚各国使节到都城的交通要道。桥上第3孔第4孔之间,建有三层穿斗式,三重檐,八角攒尖,青筒瓦顶楼阁,名称“魁星阁”,又称“状元楼”。
魁星阁建于清光绪四年(1878年),时任镇远知府汪炳敖在楼阁上题有三副楹联,其一幅是:“扫尽五溪烟,汉使浮搓撑头出;劈天重驿路,缅人骑象过桥来。”即是描写缅甸使者路过镇远,经这座桥而过的景象。
祝圣桥一端连接着石屏山,一端连接着青龙山。青龙洞就背靠在青龙山上,面临绿水,贴壁临空,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,翘翼飞檐、雕梁画栋。
青龙洞是镇远古城不可错过的一个地方,它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。这里40多座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,与悬崖、古树、藤萝、溶洞融为一体,层层叠叠,颇为壮观。
青龙洞之名,其实并非单纯指洞穴,而是对建在险峻逼仄中河山青龙洞悬崖绝壁上的古建筑群的统称。
由青龙洞、中元洞、紫阳洞、石寿宫、香炉岩、祝圣桥等古建筑组成,这些古建筑群或依崖傍洞,或贴壁凌空,层层叠叠,皆结构精致,考究典雅,素称“黔东第一洞天”。
有著名古建专家实地考察后,赋诗赞云:“一山飞峙舞江边,殿阁亭廊绝壁悬。宫刹三排临江水,危梯百级任盘旋。清波绕廊泛微浪,老树垂萝吐烟雾。入黔何处风光好,镇远城头一洞天。”专家的诗作,传神而形象至极。
到镇远古城,不能不登石屏山。石屏山,属祁连山系,重岩叠障,雄伟险峻。东西绵延2.2公里,主峰海拔668.1米,与舞阳河面相对高差204米。
石屏山面城一面的北山,象一个大屏风,竖立在山中。石崖绝壁高千仞,“端直苍阔如屏风”,因此得名。
石屏山顶视野开阔,站在观景台上,整个古城和周边景色尽可一览无余。
从山顶可以看到镇远古城中河流和城市交错的“S”形,因此镇远被称为“太极古城”。
在石屏山顶,还有一处古迹,就是建于明代初期的镇远府城垣。
府城垣北跨石屏山顶几个山头,东起于石屏山东段的悬崖之顶,顺山势起伏延伸向西直至天后宫西侧下石屏山西段南麓至水北岸。南临水,以水为天然屏障。人称:“屏山为城,水为池,金汤之固,其无逾于斯乎”。专家考证后誉为“南国苗疆的塞外长城”。
镇远的夜景很美。每当夜幕降临时分,古镇民居、商家的红灯笼、彩带等各种灯饰,齐齐点亮,把个古城装扮得流光溢彩,平添不少现代典雅生活气息。
临河房舍的大红灯笼倒映在汪汪水面上,就像打翻了的画板,洇染出一束束五颜六色的花,层层叠叠,此起彼伏,如梦似幻,煞是好看。
一盏灯光一个意境,一束光线一束暖意,一种色彩一种韵味,风光无限情调深深意蕴悠远。
色彩斑斓流光溢彩又古色古香别具风味的舞阳河夜景,伴随着我与镇远古城的告别,就这样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。
上周,笔者在《镇远故事: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历史人文景点故事(三)》中,写了镇远卫城和府城的前尘往事。笔者在之前三期中,写了镇远在军事方面的价值;从本期开始,笔者写写镇远古城的历史人文古迹。在众多历史古迹之中,青龙洞古建筑群无疑是镇远最为璀璨的
镇远古城,5A级景区,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,从秦代开始置县,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,县境东界湖南新晃,南临三穗、剑河,西毗施秉,北接岑巩和铜仁地区的石阡,素有“滇楚锁钥、黔东门户”之称。)
镇远古城被誉为“中国旅游十佳古城”、“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”、“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县”,镇远古城是一座千年古城,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,距贵阳龙洞堡机场270公里。镇远位于贵州东部,千百年来,它以山川奇秀、文化内涵深邃、民俗风情浓郁而闻
滇楚锁钥、黔东门户!中国最美十大古城之一的镇远古城晋级5A景区啦!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称的古镇原来是指这里?哈喽,大家好,我是地理大毛。2020年1月8日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通知,确定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古城旅游景区等22家旅游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
镇远古城,位于贵州黔东南州镇远县境内,舞阳河以S形蜿蜒穿城而过,四周皆山,北岸为旧府城,南岸为旧卫城,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,镇远古城既拥有凤凰古城的山清水秀,也有周庄的小桥流水,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在《镇远道中》一诗中曾这样描述这里的山川和地势
在镇远古城文化步行街,青砖黛瓦、雕梁画栋,每座建筑、每块青砖石板仿佛都在诉说着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沧桑。游人或漫步其间,或静坐品茶,细细“品读”每一条街巷,体验古城百姓生活。夜幕降临,古城流光溢彩,向游客展示着积淀千年的烟火气息……图片来源:
我和镇远的第一次相遇,是在2019年的夏天。那年是因为各种压力让自己喘不过气来,我清楚地记得,那时候自己从信用卡上刷了一万多块,请了一个周的假,就驱车前往镇远去了。镇远古城:与舞阳河为伴事后的感受表明,那的确是一次正确的选择,回来后心情好了
镇远古城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城之一。镇远古城有着精美的明清时期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。这里的街道、巷道、房屋、牌坊、桥梁,均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色。当地的苗族侗族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传承,游客可
镇远古城位于黔东南镇远县的舞阳河畔,河水蜿蜒,以“S”形穿城而过,北岸为旧府城,南岸为旧卫城,远观颇似太极图。两岸城池为明代所建,城内古建筑、古民居、古码头数量不少,现存古城墙在石屏山上。镇远历史悠久,汉高祖五年(公元前202年)设武陵郡无
因为才去过凤凰古城,所以对镇远古城没有那么多的惊奇。主要还是因为两个古城虽然景色都比较漂亮,人流量都比较大,但是很多地方也比较类同,下面我就大概比较一下两个古城的异同。首先,两个古城基本上都是中间有江河川流而过,不同的是凤凰古城里面是沱江,
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,是我国30个自治州中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,其中苗族人口171万人,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%,侗族134.2万人,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.8%,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。黔东南由于历史及地域原因,长
湘黔铁路线上镇远古镇载史迹,舞阳碧水河畔苗侗卫城历沧桑。湘黔铁路的凯里站和怀化站之间是镇远站,特快列车不停靠这个小站。湘黔两省过往的旅客总能从车厢的窗口,看到一座古老的小城,河流穿城而过,并沿铁路线蜿蜒盘旋数十里。这就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
镇远古镇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镇,位于舞阳河畔,四周皆山。河水蜿蜒,以“S”形穿城而过,北岸为旧府城,南岸为旧卫城,远观颇似太极图。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,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。每年夏天,周边的游人纷纷聚集于此,热闹非凡。镇远古
赏绿水青山,品古城韵味。今年的五一小长假,镇远古城游人如织,人头攒动,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打卡。水上乐翻天。“我们一行十九人,从成都到了镇远古城,这个古城保护得挺好的,街道也很干净,这儿的人也挺善良的,小吃也很多,而且很便